ERP系统下成本计算的逻辑
ERP系统下成本核算的逻辑
ERP系统下的成本核算,初学者更多的是在乎核算流程,也就是按照ERP实施顾问提供的核算步骤,点击“下一步”最终算出成本。但是真正要理解系统下的核算逻辑,需要理解成本数据在ERP系统下,是如何设置、归集分摊、流转的。场景:数豆公司是生产PCB板的(生产甲、乙、丙三种PCB板),产品主要流程为:贴片、插件、组装。其中贴片是服务于甲、乙、丙三种PCB板,插件和组装三别设置甲产线、乙产线、丙产线。d为贴片半产品其物料构成为:d01、d02,B为插件半产品其物流构成为:d、e、f。贴片车间按照PCB板点数分配相关费用,插件和组装按照实际工时分配相关费用。
一:BOM及物料设置首先是在ERP系统中进行BOM设置,以下用甲产品举例说明系统主要的设置参数。说白了也就是在每一个物料代码背后关联上会计科目,以后后续生产单据所需的信息。BOM
位阶
BOM用量
成本科目
收入/成本科目
备注
甲
0
1
库存商品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甲产品
B
1
1
自制半产品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插件半产品
d
2
1
自制半产品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贴片半产品
d01
3
3
原材料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焊接点数
d02
3
5
原材料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焊接点数
e
2
2
原材料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f
2
4
原材料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C
1
2
原材料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二:部门设置此处成本设置与企业组织架构略有不同,要站在成本中心角度,以便于成本数据归集为考虑。与成本教材把成本中心按照一车间、二车间不同,实务中更多需要从业务考虑出发。Biru贴片车间SMT,因为是服务ABC所有产品,无法单独设置产线,所以费用归集为制造费用,然后按照点数分摊。比如插件车间可以按照这一个大类归集人工、制费,也可以精细化核算分为三个产线(插件DIP-A产线、插件DIP-B产线、插件DIP-C产线)。比如测试、组装、包装流程,可以不划分产线所有产品在一个产线作业,也可以根据实际划分为三个产线。1:成本中心规划大类
划分
成本中心
费用归属
管理
管理层
管理层
管理费用
行政部
行政部
管理费用
财务部
财务部
管理费用
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
管理费用
销售
销售一部
销售费用
销售二部
销售费用
销售三部
销售费用
生产
间接生产
制造部
制造费用
生产一管理部
制造费用
生产二管理部
制造费用
生产三管理部
制造费用
生产维修科
制造费用
生产信息部
制造费用
生产技术部
制造费用
生产品质管理部
制造费用
产品技术部
制造费用
仓储物流部
制造费用
生产计划部
制造费用
中试部
制造费用
售后维修部
制造费用
直接生产
SMT(贴片)
制造费用
插件DIP-A产线
生产成本
插件DIP-B产线
生产成本
插件DIP-C产线
生产成本
测试、组装、包装-A产线
生产成本
测试、组装、包装-B产线
生产成本
测试、组装、包装-C产线
生产成本
2:系统数据归集人工费用归集
会计每月末根据各车间的工资表制单生成直接人工费用和车间管理人员费用计提凭证;
制造费用归集
1. 直接发生的应计入车间的制造费用按制造费用明细科目在总帐系统直接制单。
2. 车间领料发生的应计入制造费用的凭证,材料会计月末在存货系统按对应的收发类别生成相关费用凭证。
材料费用归集
3. 仓库人员根据领料人员开具的领料单,在库存管理系统填制材料出库单,领料人员到仓库办理领料;
4. 仓库人员开具领料单时,必须严格填写出库类别和领料部门及对应的项目档案(即成本对象);
完工入库
5. 车间对完工的产品办理完工入库,在库存系统填制产成品入库单,办理入库;
单据记帐及期末处理
1. 对材料仓库的材料出入库单据及假退料单记帐;
2. 对材料仓库进行期末处理,分摊材料差异。(1)费用归集规则制造费用:对于制造费用的统计口径要与其最终确定的成本中心口径相一致,费用发生时不能确定某个成本中心的费用,一定要根据合理的业务标准在各成本中心间进行分摊,不能简单的按成本中心数量按平均方式处理。质检、清洗部门若某些人员固定为某一个车间提供服务,那么他的人员成本建议直接归集到该基本成本中心;但若该人员服务的基本生产部门发生变化时,必须从制度和流程上确保及时将变化结果反馈给财务的费用归集人员;对于提供的其他无法区分的服务,如设备、管理人员薪酬、辅料等,建议根据相对最直接的成本动因在几个基本生产部门之间分摊;(2)成本数据录入A:人工费用表:用于收集本期的直接人工数据,数据来源根据成本系统的“人工费用来源”选项确定,可以手工录入、也可以来源于薪资或总帐系统。
B:制造费用表:用于收集本期的制造费用数据,数据来源根据成本系统的“制造费用来源”选项确定,可以手工录入、也可以来源于总帐系统。制造费用明细项目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及变动制造费用作计算统计及凭证处理。
C:月末在产品处理表:用于确定本期期末在产品产量。只需要用户录入期末在产品的在产数量及在产工时。完工产品的数量直接取自存货核算系统,根据成本系统选项中设置的“存货数据来源”中的计入入库数量的入库类别取数。如订单关闭前不产生差异,可以不录入本表。
D:在产品每月变动约当数:录入各产品的在产约当系数,分别针对‘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应该根据生产投料及费用发生试点分别确定约当系数。如果材料一次投入,则系数应为1三:工单信息ERP系统工单信息是成本核算的载体,甚至ERP系统核算可以叫工单成本核算。通过工单可以将料工费信息从一个工序传递到另一个工序,最后在完工环节整个工单上承载的信息都可以被成本核算取数,也就是最终的成本结果。甲产品分为三个工序,是不是就分为三个工单呢?这也不一定,具体看企业生产管理设置。此处设置贴片一个生产工单、插件和组装一个工单(在插件和组装之间实现工单流转)那么成本核算中,工单一定要承载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工单编码
成本对象
成本中心
工单物料
分摊数据
d-0001
贴片半产品
B01
依照BOM用量
工单点数
A-0001
甲产品
A01
依照BOM用量
工单工时SMT贴片的点数,是指焊接PCB板所需焊接点,其直接和生产费用分摊直接相关,所以在BOM中有焊机点数设置,A-0001工单是插件和组装两个工序工单(当然你也可以采用插件一个工单、组装一个工具,具体看企业和系统如何运作),插件完工后通过工序转移单,实现A-0001工单在组装工序所用,并记录相关信息。工单工时:工单工时一般使生产文员根据工时日报表,收集本期的生产耗用实际工时的数据,系统自动取自订单报工的各资源实际工时,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取数。实际工时:机器实际工时,以车间实际统计为准,录入系统。人工实际工时,当一人操作一台机器时,人工实际工时即为机器实际工时。当一人操作n台机器时,人工实际时间为:机器实际总工时/n。四:ERP系统工单信息流转流程
描述
生产部调度-MRP运算
1、生产部调度进行MRP运算。
生产部计划员-生产计划转生产订单
1、生产部计划根据MRP运算结果建议,调整后生成生产订单。
2、经生产部经理确认后,在系统中审核生产订单。
生产部-安排生产任务、生产订单执行
1、生产部根据生产订单安排生产任务,打印生产通知单。
2、 生产订单领料处理。
3、 生产订单完工检验入库。
车间生成工序计划及工序转移单
1、 由生产部根据生产订单展开生成各工序车间计划,并打印生产订单随工单用于现场流转。
2、 车间各工序之间每天由系统录入员录入关键工序的工序转移单。
3、 车间个工序之间由车间统计员录入机器和人工的实际工时。五:ERP系统核算逻辑拆解1:一般系统数据核算
项目
单据归集
数据来源
直接材料
领退料单上直接材料成本
工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工单人工工时*工资率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工单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制造费用率
制造费用
2:本案例工资率和制费率甲产品分为(A、B、C三个型号产品),乙丙产品同理不在列举。
大类
流程
人工费率
制费率
贴片
SMT
当月“制造费用-SMT-PCBA”/点数=分配率
插件
DIP-A
当月“直接人工-DIP-A”总额/DIP-A工时=分配率
当月“制造费用-DIP-A”/DIP-A工时=分配率
DIP-B
当月“直接人工-DIP-B”总额/DIP-B工时=分配率
当月“制造费用-DIP-B”/DIP-B工时=分配率
DIP-C
当月“直接人工-DIP-C”总额/DIP-C工时=分配率
当月“制造费用-DIP-C”/DIP-C工时=分配率
组装
组装A
当月“直接人工-组装-A”/组装A工时=分配率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A”/组装A工时=分配率
组装B
当月“直接人工-组装-B”/组装B工时=分配率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B”/组装B工时=分配率
组装C
当月“直接人工-组装-C”/组装C工时=分配率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C”/组装C工时=分配率(1):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分摊率选定之说明:直接人工的分摊基础除了考虑分摊之合理公平,前后期比较,同业比较之需求外,另需要考虑账务成本以及计算统计之方便性.有关该直接人工之分摊基础以及计算步骤说明如下:
1.选定分摊基准:本公司产品直接人工之分摊,因公司系属劳力密集产业,经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力投入有高度相关性,故成本会计直接人工系以实际人工小时为分摊基础.
2.计算步骤:累积各月份实际人工,以实际人工小时为分摊基础.
3.计算公式:
(1)计算各产线直接人工分摊率:
各产线直接人工分摊率=当月各产线总直接人工成本/当月各产线所有制令总实际人工小时
(2)计算每制令应分摊之直接人工成本:
每制令应分摊之直接人工成本=该制令之实际人工小时*各产线直接人工分摊率(2):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率选定之说明:制造费用的分摊基础除了考虑分摊之合理公平,前后期比较,同业比较之需求外,另需考虑账务成本以及计算统计之方便性.有关该项制造费用之分摊基础及计算步骤说明如下
1.选定分摊基准:本公司产品制造费用之分摊,因公司仅属劳力密集产业,经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力投入有高度相关性,帮成本会计将以实际人工小时为分摊基础
2.计算步骤:累积各月份实际制造费用,以实际人工小时为分摊基础
3.计算公式
计算各产线制造费用分摊率
各产线别制造费用分摊率:各产线制造费用分摊率=当月各产线别部制造费用/当月各产线所有制令总实际人工小时
计算每制令应分摊之制造费用
每制令应分摊之制造费用=该制令之实际人工小时*各产线制造费用分摊率(3)系统输入数据甲产品分为(A、B、C三个型号产品),乙丙产品同理不在列举。
大类
成本中心
人工费
制费
贴片
SMT
当月“制造费用-SMT-PCBA”数据
插件
DIP-A
当月“直接人工-DIP-A”总额
当月“制造费用-DIP-A”
DIP-B
当月“直接人工-DIP-B”总额
当月“制造费用-DIP-B”
DIP-C
当月“直接人工-DIP-C”总额
当月“制造费用-DIP-C”
组装
组装A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A”总额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A”
组装B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B”总额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B”
组装C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C”总额
当月“制造费用-组装C”
(4):工单成本工单工时一般使生产文员根据工时日报表,收集本期的生产耗用实际工时的数据,系统自动取自订单报工的各资源实际工时,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取数。
大类
成本中心
工单
工单工时
工单工时汇总(系统自动汇总)
插件
DIP-A
A-0001
产线统计工时
DIP-A下所有工单工时汇总
DIP-B
B-0001
产线统计工时
DIP-B下所有工单工时汇总
DIP-C
C-0001
产线统计工时
DIP-C下所有工单工时汇总
组装
组装A
A-0001
产线统计工时
组装A下所有工单工时汇总
组装B
B-0001
产线统计工时
组装B下所有工单工时汇总
组装C
C-0001
产线统计工时
组装C下所有工单工时汇总在ERP系统中输入人工、制费数据【如本文(3)系统输入数据所示】,同时系统自动汇总工单工时【如本文(4)工单成本所示】,最后形成每个产线的分配率【如本文本案例工资率和制费率所示】。最后可以获得工单成本,也就是本期工单投入料工费成本。一般系统工单成本=工单实际耗用材料(根据工单BOM领料)+工单人工(工单实际工时*人工分配率)+工单制费(工单实际工时*制费分配率)本案案例工单成本=BOM材料成本+贴片工单点数*分配率+插件工单工时*人工分配率+插件工单工时*制费分配率+组装工单工时*组装人工分配率+组装工单工时*组装制费分配率。举例:A产品贴片工单d-0001,BOM点数15个,当月“制造费用-SMT-PCBA”数据=1000,手工输入系统,当月贴片工单还有d-0002/3/4,合计当月点数50个(系统自动累计),当月贴片分摊率=1000/50=20(系统后台计算),A产品贴片工单d-0001分摊费用=15*20=300(系统后台自动计算)A产品插件工单A-0001,工单用料BOM带出(B母料,子料d、e、f),工单工时生产文员根据实际统计输入每个工单工时数据,自动自会汇总A产品插件总工单工时。会计在总账账务处理人工、制费,在系统输入当月“直接人工-DIP-A”总额,在系统输入当月“制造费用-DIP-A”,后台自动计算分配率,则每个工单料工费可获取。A产品组装工单A-0001,工单用料BOM带出(甲母料,子料B、C),工单工时生产文员根据实际统计输入每个工单工时数据,自动自会汇总A产品插件总工单工时。会计在总账账务处理人工、制费,在系统中输入当月“制造费用-组装-A”总额,在系统中输入当月“制造费用-组装A”,后台自动计算分配率,则每个工单料工费可获取。六:成本月末数据结转
以上第五点只是本期投入料工费的数据,那么月末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系统逻辑是什么呢?如下表所示。
月末成本结转逻辑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期初在制
上期末系统结转
上期末系统结转
上期末系统结转
本期投入
工单BOM用料
工单工时*人工费率
工单工时*制费率
累计待分摊
期初在制+本期投入
期初在制+本期投入
期初在制+本期投入
期末完工
完工工单BOM用料
工单完工工时*人工费率
工单完工工时*制费率
期末在制
未完工工单BOM用料
累计待分摊-期末完工
累计待分摊-期末完工
期末完工(约当产量法)
工单BOM用料
累计待分摊/约当产量*完工产量
累计待分摊/约当产量*完工产量
期末在制(约当产量法)
未完工工单BOM用料
累计待分摊-期末完工(累计待分摊/约当产量*在制约量)
累计待分摊-期末完工(累计待分摊/约当产量*在制约量)
完工和在制其他计算说明:
1:月末在制不分摊人工、制费,这是很多企业的普遍做法,适用于企业每月末尾在制较少或者月末在制稳定,对成本影响较少。以上采用完工产品工单工时来分摊完工产品人工制费办法。
A-0001工单,本月完工50件,未完工30件。完工50件工时统计分为插件工时和组装工时,未完工30件只有插件工时,未有组装工时。那么50件完工产品人工制费分配为,插件工时*插件人工费率+插件工时*插件制造费率+组装工时*组装人工费率+组装工时*组装制造费率。这就是按照实际工时分摊完工产品人工制费的逻辑。2:按照约当产量法计算,教材中约当产量都是50%,实务中也有企业直接设定50%保持和教材一致,这个不一定对,还需实际测算在制的完工程度来确定。
3:按照约当产量法计算,较之于一般ERP系统只提供在约当产量比例输入(比如在系统中输入50%等数据),鼎捷软件提供了具体的约当产量核算逻辑。其中常见的约当产量计算逻辑如下:
首先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耗用的人工制费
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工时×单位人工+标准工时×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
其次计算出工单的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本期投入人工成本+本期投入制造费用)/每单位人工制费
最后计算出工单的在制约量
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量+破坏量)
以上计算不需要人工计算,只需要在成本设置中选择,但是我们要知道其背后的逻辑。
七:成本分录取数1:生产领料科目来源
科目
借贷方向
金额来源
单据上部门的核算科目
借方
生产领料单实际成本
单据上物料的存货科目
贷方
生产领料单实际成本
常见分录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A、登录系统主控台后,依次单击【系统设置】-【基础资料】-【公共资料】,然后双击【部门】,进入基础平台-[部门]界面;
B、找到单据上的部门双击打开,在部门信息基本资料页签下对核算科目代码字段进行维护,录入相应的科目即可。2:总账输入分录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DIP-A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DIP-B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DIP-C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组装-A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组装-B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组装-C
贷:应付职工薪酬借:制造费用-人工-DIP-A
制造费用-人工-DIP-B
制造费用-人工-DIP-C
制造费用-人工-组装-A
制造费用-人工-组装-B
制造费用-人工-组装-C
贷:应付职工薪酬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3:产品入库科目来源
科目
借贷方向
金额来源
单据上物料的存货科目
借方
产品入库单实际成本
凭证模板
基本生产成本
贷方
产品入库单实际成本